|
往年,秋播后農民總要將余糧送給附近的糧管所或糧庫,因此,糧管所或糧庫門前曾是車水馬龍,交易火暴,但今年這些場所卻是門可羅雀,冷冷清清。 12月23日,記者在市國家糧食儲備庫了解到,雖然秋糧收購已經開秤一個多月,但進展緩慢。市國家儲備庫主任周永宏告訴記者:“去年河失糧管所收購基本上達到1400-1500噸,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收到四、五百噸,相當于去年三分之一的數量。” 蔣華鎮精制米廠原以為水稻上市后,原料應該不成問題,準備加大生產量。哪知道今年的水稻收購行情遠遠出乎他們的想象,現在只好采取補救措施。蔣華鎮精制米廠負責人李春東說:“今年我們米廠的收購量跟去年比較,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所以現在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從外地組織了一批稻谷回來。” 蔣華鎮糧庫水稻收購量前幾年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今年也遭到了冷遇,基本上沒有農民上門主動出售糧食,都是依靠糧食經紀人走村竄戶收購,從糧食經紀人口中也許能了解到農民不愿出售糧食的原因。蔣華鎮一位農民經紀人告訴記者:“老百姓認為油料、肉食價格漲價,就是糧食不漲價,就放著不肯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