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紀剛 通訊員焦磊華)11月8日,對于蔣華鎮華騁燈塑廠的技術工作者來說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從這天開始他們又多了一個“家”——華騁科技協會。 華騁燈塑廠是蔣華鎮內一家產值過億元的骨干企業,主要生產叉車和工程、農林機械燈具等產品,目前其在國內車件業三分天下占其一。而在上世紀90年代,華騁還是一家不起眼的鎮辦集體企業。 1999年,企業改制后面臨自己找飯吃的境地。企業負責人張冬華很快意識到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一味地生產“大路貨”,就永遠要看別人臉色吃飯。然而,一個鄉鎮的小企業要想招、留人才談何容易。于是企業打算“借雞生蛋”,不惜重金向一些科研院所借人才、買技術,此招果然奏效,2000年企業產值突破千萬元。 嘗到了技術的甜頭,也有了一定經濟實力,企業決定開始“養雞生蛋”,建立和培養自己的技術隊伍。2005年華騁成立了自己的車輛技術研究所,技術人員達到150多名,累計申報國家、省各項專利39件。 在蔣華,從借雞生蛋到養雞生蛋,借助技術“麻雀變鳳凰”的鄉企遠不止華騁一家。 生產醫療器械的寧泰醫療設備廠最初為了能用上好的技術,花代價把研發機構設在條件優越的珠海。企業壯大后隨即在本土投資200萬元建造了科技大樓和綜合大樓,擁有了自我研發力量,其開發的RY-IIB、R-III型麻醉機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省高新技術產品,2003年,企業還參與了麻醉機國標的制定。如今,該企業已經成為鎮里數一數二的納稅大戶。 越紅化工原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化工企業,2005年被本地能人夏月紅買下,一改老化工的路子,通過最初借用浙江大學教授的技術到建起自己的研發中心,終于開發出了以大豆油、菜油、廢油等下腳料提煉的生物柴油,并成功獲得美國OU潔食認證和歐洲SGS通用認證,叩開了國際大門,今年銷售突破6000萬元。 “發展高新技術,不僅關系到鄉鎮企業的提檔升級,而且關系到鄉鎮經濟質的飛躍。尤其是在當前宏觀政策緊、鄉鎮 ‘零’供地的情況下,發展高新技術不失為最佳選擇。”蔣華鎮黨委書記吳成劍說。 近年來,該鎮先后就培大培強企業、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了優先扶持、住房優惠等一系列政策,同時還下大力氣加快集鎮建設,做優集鎮環境,從軟硬多方面幫助企業“養”住人才。該鎮鎮長王屆介紹說,主要為外來高層次人才建造的360套高檔住宅也將破土動工。 “筑巢引鳳”。享受國務院津貼的退休專家蔣仁甫欣然回鄉創業,開發出了市場前景廣闊的活性炭。浙江商人王振中也將自己的巨星集團放在了蔣華,并開發出了可以出口歐美以及為軍工企業專供的不銹鋼承壓管。科研院所的工程師、名牌大學的碩士生也紛至沓來,幫助企業年開發新品達到20多個。 截至目前,該鎮已擁有3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開發出了100多個系列高新技術產品。與此同時,在華騁、巨星、寧泰等企業的帶動和輻射下,該鎮形成了汽車燈具儀表、不銹鋼管、醫療器械等一批特色產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