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計劃經濟時代到商品經濟時代初期相當長的時間內,“糧販子”一直是被打擊的對象,而今,他們不僅有了一個體面的名字--“糧食經紀人”,而且他們還有了他們自己的組織--“糧食經紀人協會”。經紀人參與糧食大流通,給了他們施展能力的空間和合法的身份。
12月2日,蔣華鎮糧食經紀人協會宣告成立。來自蔣華鎮同德村的糧食經紀人董明義和其他51名糧食經紀人一起參與了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的選舉,討論通過了協會章程,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糧食經紀人,如今有了自己的合法組織,他倍感激動。董明義說:“我們做糧食生意有多年的歷史了,過去市場上都說我們是糧販子,現在我們變為糧食經紀人,是社會對我們的認可,現在成立糧食經紀人協會,使我們搞糧食生意更有了積極性。”
近年來,隨著糧食市場的全面放開,糧食流通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尤其是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一家一戶到糧管所出售余糧的景象已很難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糧食經紀人便成了連接農戶和糧食購銷企業的載體,他們走家串戶,通過自己的周到服務,獲得一定的報酬。
蔣華糧食經紀人協會秘書長陸躍平告訴記者,蔣華糧庫全年收購的糧食,有95%的是通過糧食經紀人收購的,農民自發繳的僅為5%左右。
糧食經紀人協會是糧食經紀人自己的組織,目前我市已在河失、蔣華兩地成立了糧食經紀人協會,它有利于糧食經紀人之間相互自律,守法經營,誠信經營,通過良好的服務,獲取合法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