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古溪鎮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展開,39歲的顧紅全以全票當選為曙光村黨總支書記。同時,一幅嶄新的發展藍圖也在他心目中更加地清晰起來:那就是矢志不渝地發展工業經濟,讓這個落后村成長為工業強村!今年9月份,他已經成功引進了一個注冊資本3000萬元的鋼簾線項目落戶鎮工業集聚區,為壯大曙光村經濟實力奠定了基礎。大家的充分信任,更是給了他無窮的勇氣和力量。 (一) 敦厚而又篤實的顧紅全,從1991年開始就在古溪鎮廣播電視站負責新聞采編工作,自己還辦了個家庭工廠,產銷形勢喜人。2004年,鎮黨委卻要求他回到所在的曙光村擔任黨總支書記。 曙光村是位于古溪、分界、橫垛三鎮交界處的偏僻小村,總人口只有2400多人。長期以來,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村辦工業一直為零,群眾只能靠種田或外出打工為生。村集體不僅一窮二白,還背上了七、八十萬元的沉重債務。原村委會主任和村支書相繼辭職,村兩委班子幾乎陷入了癱瘓狀態。 顧紅全真的有些左右為難。換了誰,都不愿放棄安穩的事業編制,回曙光村當這個窮家。鎮黨委書記看出了顧紅全的心思,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要求顧紅全背誦《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有關章節內容。當顧紅全背誦到共產黨員必須“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這些內容時,書記微笑了,他自己也恍然大悟,信心滿懷地走馬上任。 (二) 2004年9月23日,是顧紅全難忘的日子。當他真正以一個村黨總支書記的身份踏進曙光村兩委會大院時,感受到的是一種召喚,一種責任。 借助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契機,顧紅全首先選齊配強了兩委會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曙光村實際,確立了“工業興村、工業富民”的發展規劃,積極動員每一個有愿望、有能力、有條件的村民投身全民創業大潮,增強曙光村的實力。 為了引進“金鳳凰”,顧紅全可謂是嘔心瀝血。他承諾:只要村民想辦廠,村兩委會將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不僅千方百計提供場地,還包攬了辦理手續等一切繁瑣工作。缺少資金的,則由顧紅全個人墊資,或者擔保貸款。村民顧永發以前靠做手藝謀生,但他有一個親戚在某市外經貿部門,負責橡膠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顧紅全知道后,竭力勸說顧永發創辦橡膠廠。但是顧永發既沒有資金,也沒有場地。顧紅全立即幫他跑來了貸款,添置了一臺25噸硫化機,利用顧永發自家的廂房創辦了凌云橡膠廠,并于2006年正式投產。今年,顧永發又在顧紅全的鼓勵下,添置了一臺50噸硫化機,新建了500多平方米廠房,使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1-10月份實現開票銷售43萬元,預計全年可以達到100萬元。 村小學撤并之后,留下了20多間閑置校舍和七、八畝空閑場地,除了一部分用作村集體辦公用房,其余都成了“閑置資產”,讓顧紅全心里堵得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打聽到黃橋有位個私業主想要創辦一家服裝加工廠,正苦于沒有場地。他便和村委會主任一起找上了門,但是對方認為曙光村交通不便,婉然拒絕。顧紅全沒有泄氣,一連去了三次,并誠懇地許下諾言,只要愿意來曙光村落戶,所有的事全部由村兩委會負責。對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與顧紅全簽訂了三年的租賃協議。但是今年期滿之后,他又被顧紅全的誠意所感染,與曙光村續簽了15年的合作協議,并且新建了16間800平方米的新廠房。感動他的,就是顧紅全全方位的服務和真誠的心…… 最近3年,顧紅全的心血沒有白費,曙光村一下子增加了12家個私企業,產品包括服裝、橡塑制品、摩托車配件、注塑產品、建材機械配件、紡織、精制米等多種行業。今年1-10月份,全村實現工業產值1200多萬元,國稅開票銷售超過了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了5000元,比2003年增加了2000多元。 (三) 曙光村慢慢走上了發展的正軌,顧紅全也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經濟發展了,企業多了,群眾有了就業的路子,矛盾也就相對減少,由過去的“窮慪氣”變成了一門心思上班掙票子,個個忙得笑逐顏開。在曙光村佛香廠,一些五、六十歲的婦女勞力一天也能掙上個二、三十元錢,而且活兒很輕松;在顧紅全的企業里,普通工人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月薪最高的達到了2000元;現在,全村10多家企業已經吸納了本村300多個閑置勞動力進廠務工,其中多數為中青年婦女,每月工資平均都在1000元左右。 優質的服務,促進了企業的迅速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為興辦公益事業提供了保證。近幾年來,曙光村還通過積極上爭資金、發動個私業主積極捐資等方式,累計投入100多萬元,鋪設硬質道路2.8公里,砂石路7公里,柏油路2公里,新建農橋3座,有2座正在建設當中,并在全村主干道全部安裝了路燈,還復墾了20多畝土地,在主干道兩側栽種了20000株廣玉蘭,使村容村貌得到較大改善。 (四) 曙光村終于迎來了曙光,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顧紅全更是格外珍惜。為了招引客商,他幫客商出去辦事,全都是自己開車,從不花村里一分錢。今年9月份引進的總投資達3000萬元的鋼簾線項目,他自己開車去無錫跑了10多次!這些年來,他也沒有在村里報支過一次電話費、香煙等費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事業上! 讓顧紅全倍感振奮的是,作為泰興今年金秋經貿洽談會的簽約項目,鋼簾線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投產后,每年可新增銷售上億元。而且,他的坦誠,他的熱情,也使招商引資工作產生了葡萄串效應,投資鋼簾線項目的客商還帶了其他客商,其中一個客商已經與顧紅全簽下了一個精密鑄造項目,另外幾個也正在洽談之中。 曙光就在眼前!顧紅全堅信,只要有堅強的信念和踏實的工作,更大的勝利,還在后頭。曙光村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美好。(孫紀剛 鮑家成 戴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