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街鎮黨委書記黃宗岳從特殊的鎮情出發,帶著一腔熱血和真誠,積極致力于發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使新街重現生機和活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葉松生是新街鎮白馬村村民,在經過黨委政府組織的大棚蔬菜技術培訓后,今年下半年,他租地50多畝,投資30多萬元種植大棚蔬菜。菜地良好的長勢,使他對收益充滿了信心。 新街曾有著特殊的鎮情,為此,黃宗岳一方面在村干部中開展述廉制度,接受群眾的廣泛監督;另一方面組織實施農民普法教育,建立健全村民調解員、村調解小組、鎮調解中心三級網絡,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新街鎮黨委書記黃宗岳 :“我個人感到,要想當好黨委書記,起碼要做到兩點,一個就是要做好事,第二個就是要做好人。 為引導農民群眾發展高效規模農業,2006年10月,黃宗岳和鎮長何文軍等人拿出10萬元,合股創辦起"青源蔬菜發展有限公司",建起了160畝蔬菜大棚。 試點見效后,本地、外地能人紛紛投資興建大棚,黨委政府也適時開展各類培訓活動。短短一年的時間,新街建成6200畝連片設施蔬菜大棚、規模種植經濟作物1500畝、規模養殖500畝。近萬名農民經過培訓成了農業產業工人。 新街鎮南新街社區農民 顧文英:“到大棚里面來做做,(一年)也賺到5000、6000元,也弄到20、30元一天,心情變好了,舒暢、身體也好了。” 在發展工業經濟方面,黃宗岳通過筑巢引鳳的方法,創辦和記東鋪實業公司,建設標準廠房,實現了工業集聚區從無到有、工業規模從小到大的跨越。 付出總有回報,2006年,新街工業銷售收入、開票銷售和工業利稅增長均超過了80%;今年1到10月份,又保持了高位增長,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6家,利用外資也實現零的突破,為5400名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