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曉文)有這樣一位女性,以她大海般的胸懷和頑強的毅力,將3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融為一體,和睦生活,共享天倫。她就是泰興市胡莊鎮丁莊村農家婦女孔兆海。 孔兆海丈夫的弟弟弟媳早年病故,女兒紅美成了孤兒。1991年,孔兆海夫妻倆毅然承擔起兄弟的債務,將3歲的侄女領回家撫養。當年春節,孔兆海背著25公斤花生趕到6公里外的宣堡街上賣了,給小紅美做了一身嶄新的衣服。孔兆海告訴記者:“我侄女只有3歲,這么小的孩子沒有媽媽,也沒有爸爸,怎么忍心把她扔下呢?我和丈夫說,就當我們多生了一個,把她領回來。紅美今年26歲了,我們送她讀書讀到高中,我家買了房子在蘇州,她現在在蘇州上班。” 22年前,孔兆海為讓弟弟安心在部隊服役,將患有癲癇病、孤身住在上海的母親何月珍接到了自己身邊服侍;公公徐加井常年癱瘓在床,孔兆海始終無微不至地精心照顧。1986年6月,公公不忍心連累媳婦,喝下毒藥想自殺。孔兆海堅持全力搶救,徐加井的身體奇跡般好了起來。孔兆海說:“我這么想,養兒防老,他怕連累我們小的,我盡我的孝心,一定要把他治好。在醫院治療穩定后,我為他配藥回家,自己買針,我也不是醫生,就自己學打,每天晚上給他打,整整打了一年,把他的病治好了。他以后還活到了85歲!” 孔兆海是中共黨員,在村里從事婦女工作,為了繼續保持村里計劃生育先進村的榮譽,她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太多太多。1993年,丈夫徐德銀患病去世,她愧疚不已,對工作,她熱情似火,然而,她總覺得做得不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