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民改變生活水平的第一要素,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今年以來,全市34個試點村,正逐步著手改善教育、衛生、文化等設施條件,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面貌。 在胡莊宗林村的行政辦公區,記者看到,在進進出出的人群中,有村干部,也有前來看書、鍛煉的村民。近年來,村里建起了“四室一店”,即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室以及村民議事室,對此,村民們感到萬分欣慰。 不僅宗林村一家,劉陳的東顧村、溪橋的南殷村等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也都在加快改變農村教育、衛生與文化等設施的建設步伐。市委農工辦副主任湯明鋒介紹說:“特別是路道、橋梁的建設,對老百姓帶通行方便,好處很多。去年全市新造的橋梁達到158座,新造的路道達到近400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