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江蘇省泰興中學學生朱松濤以總分690分的好成績奪得了泰興市的高考狀元,在全省位居第26名,被清華大學生物工程系錄取。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7月22日上午,記者在泰興市蔣華鎮宋橋村朱前組朱松濤的家中采訪了這位文靜、靦腆的高考狀元。正和他的堂弟專注地下著象棋的朱松濤說——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朱松濤認為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學習態度。他說:“學習其實是不能靠逼的。你自己自覺努力的話,你就會事半功倍。如果是別人要求你學習,就會象受到桎梏一樣,就象被別人看著,心里就不會放松! 朱松濤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60多歲的奶奶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學習上完全就是靠自己自覺。談到學習方法,朱松濤認為,最科學的其實也是最基本的,必須把課本上的每個知識點都弄懂弄通。平時學習,遇到新知識,最好把書本先過一遍,然后把老師上課講的課堂筆記認真地看一遍,再找好一點資料書,每一個方面都要深入進去,弄清楚這方面題目是怎么出的?題型是怎樣的?是重點還是難點?難點如果自己想一刻鐘還想不出來,就必須趕緊與老師或同學商量。” 咬定目標,決不放松 其實,朱松濤也是個普通的孩子。剛考入省泰中時,他的成績排到了年級四五十名。高三上學期的一次考試,他卻一下子掉到了年級80多名,這次失敗,給他很大的觸動,才讓他立志奮起直追。 考上清華,是眾多學子的夢想,朱松濤真正立志考清華,卻是緣于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他回憶說,當時自主招生,學校推薦了4個同學,其中也有他的同班同學。朱松濤覺得自己跟那些同學差不多,為什么選了他們卻沒選到自己呢?“可能是因為我哪些方面欠缺了,但是我認為自己也有這個潛能考上清華大學,為什么不去考呢?我就咬定這個目標,一定要考到! 從那一天起,朱松濤就把“清華”兩個字刻在了課桌上,也刻在了腦海深處,并激發出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超前意識。他說:“我身處的環境,周圍都是全泰興市的頂尖高手,臥虎藏龍,稍微有一刻放松,別人就會異軍突起,你就會落下去,所沒一刻都不能放松。” 在學習中,朱松濤的堅韌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常常這樣總結自己:為什么別人做的題目自己不會?為什么自己不能超過別人?正是這樣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鍥而不舍地去彌補,去趕超,使朱松濤一步一步走近了成功的殿堂。 在交談中,朱松濤不止一次地提起了他的老師。每一次考試,老師都幫他們分析總結,引導他們克服自滿和浮躁心理,逐漸形成了平靜、輕松的心理狀態,為出色發揮打下了基礎。 生活中的朱松濤興趣也十分廣泛,一有時間就看書,一有新書就要想辦法先睹為快,還喜歡打籃球,踢足球。他認為踢足球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可以培養自己的意志和勇氣。勇敢地去踢那個球,就象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的困難一樣。 從小學到高中,朱松濤一直都是老師公認的好孩子。除了學習認真,他還非常注意團結和幫助同學。特別是去年為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的事,至今還讓媽媽張余風心疼不已。他對媽媽說,過年的衣服就不要給他買了,他要捐100元錢給那個生病的同學。還有一次,他主動放棄了申請一筆總額為4000元助學金的機會,把助學金讓給了更需要的同學。他說,自己父母都健在,他們可以去掙錢,自己可以去努力。(泰興電臺新聞部 孫紀剛 焦磊華 李龍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