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來,廣陵鎮的新圩村在種植蔬菜這一傳統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地擴大種植面積,推廣種植技術,增加土地產出的經濟效益,不僅富了村民,還帶動了一方的經濟發展。 在新圩村,很多村民的家前屋后,都栽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6月16日這天,種植戶蔣光強一大早就已經出售了520斤黃瓜,他開心地告訴人們今天的520元收入已經到口袋里了,下午還要弄60斤豇豆,還可以賣百十塊錢,一天的收入就是620塊錢,黃瓜不要到市場上去賣,靖江商人來拿,先給錢,到下午連黃瓜帶豇豆一起拖走。 蔬菜種植在新圩已經有25年的歷史,從最初的零星栽種到目前的成片種植,黃瓜、番茄、青椒、茄子等等這些常見蔬菜,已給農民帶了很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一些種植大戶的帶動下,很多的村民都開始了蔬菜種植的嘗試。 村民高建亞在種植大戶的帶動下,也搞了一畝多田,效益劃到萬把塊錢一畝。 在采訪的過程中,很多村民告訴記者:“這兩天要想用錢,只要到田里轉一下,就有錢用”。可見蔬菜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新圩村也為市場提供了多個不同品種的無公害蔬菜和反季節蔬菜。 據村主任丁吉生介紹,該村總的土地面積是2400畝,目前,發展高效農業,建成的蔬菜大棚有300多畝,已經形成規模,并且每年的上升量都在50畝以上。 除了成片的大棚蔬菜之外,村民們在家前屋后栽種的面積已經達到了1200多畝。在新圩村很多的村民已經自發地走上了發展高效農業增加經濟收入的種植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