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日前,我市投入大量資金將城區主干道的垃圾箱升級換代成分類垃圾箱,但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市民環保意識不強,加上對垃圾分類投放的認識不夠,這些漂亮實用的垃圾箱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情況正如市民所說的這樣,我們在垃圾箱內發現,在可回收垃圾桶內有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而在一些不可回收垃圾桶內也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 垃圾分類投放是我市垃圾收集的一次變革,需要市民了解和參與,但到底什么樣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樣的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韓年喜介紹,生活垃圾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3種。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玻璃、橡膠、金屬、紡織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菜皮、剩余飯菜以及雜草、灰土等,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等。 通過垃圾分類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這次垃圾箱升級換代的初衷,函須廣大市民了解和參與,不要讓分類垃圾箱成為一種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