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光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一家高能耗企業,近年來,企業堅持走循環型、節約型發展之路,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經濟效益不斷增長,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6月11日上午,記者在光明集團液氫壓縮車間外看到,一車車裝滿液氫的特種車輛正準備出廠,集團副總經理許立新告訴記者,在這以前,這些氫氣都是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氫氣量增大以后,公司投入了300多萬元上了壓縮氫項目,每年可回收氫氣達400多萬方,為企業增加效益400多萬元一年。 離子膜氫氧化鉀是江蘇光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在2005年以前,由于項目產量低、技術投入不足,企業面臨著能耗高、效益低的尷尬局面。2006年集團投入一億元,上馬了5萬噸離子膜氫氧化鉀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北化機電解槽設備,電解能耗降低了20%。與此同時,集團上馬了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項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顯現。從整個技改項目投產以后,氣耗從原來的5.5噸降低到現在的1.8噸,綜合電耗從原來的2200千瓦,降低到現在的1800千瓦,整個產生的綜合效益可節約2000多萬元。 與此同時,2005年在集團熱電分公司投資400多萬元對動力變頻、脫硫設備進行了改造,每年節電400萬度、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0多噸。 據江蘇光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日新介紹,公司將把節能減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貫穿于項目開發和技術改造的全過程,力爭在2010年前,再投入8000萬元,將萬元產值能耗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20%,節標煤1.9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