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食用鵝養殖規模的逐步擴大,我市養殖大戶探索了一系列養殖配套技術,提升了養殖綜合效益。 在桑木村養殖中心內,有一塊占地面積20畝的農田,連片生長著肉用鵝的飼料鞠苣,每天養殖中心安排七名工人采割鞠苣,保證食用鵝的生長需要。 食用鵝是食草型動物,食用鞠苣后肉質鮮嫩,同時也節省了其它飼料開支,目前這種新飼料已在許多養鵝場得到推廣應用。象桑木村養殖中心每天需要消耗鞠苣在1000斤以上。 與種草養鵝配套相比,鵝場自設育雛室的還不多,但發展速度很快,今年就有十多家養殖大戶新建了育雛室。市畜牧水產中心技術人員介紹,幼鵝抵抗力較弱,特別容易傷亡,在養殖大戶培育幼鵝,成活率可增加10%以上,而且培育的幼鵝體格健壯,生長速度快,可提前五到六天上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