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誰來清理?村容村貌能否長時間保持清潔?這也是新農村建設中繞不開的問題。分界鎮采取各村聘請保潔員的方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4月17日下午,分界鎮南周村72歲的徐華昶來到村辦公室,拿著一份合同書仔細地閱讀,今天是老徐有生以來第一次簽合同,合同書上的內容逐條逐字看得非常細心,有不懂的地方就向村干部咨詢。半個小時后,徐華昶等三名村民在合同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們成為村里聘請的保潔員,分別負責原來三個自然村的垃圾清理工作。 這份聘請保潔員的合同書是南周村兩委會集體討論決定的,經過篩選,最后三名責任心較強的村民被聘用。保潔員的聘用期為三年,如果工作出色,較好地完成任務,將可以每年拿到3600元的工資。為建立農村垃圾清理的長效管理機制,分界鎮的18個村居委按照原自然村落實了49名保潔員,并落實了48個填埋場,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村容村貌清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