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曹蘇民、高亞梓等市四套班子負責人、各鄉鎮黨委書記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骨干企業負責人赴宜興市和張家港市參觀,學習借鑒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經驗,推進我市又好又快發展。 上午,我市參觀團首先來到了宜興市,參觀了宜興市官林鎮都山村的村莊建設、桃園工業集中區、遠東集團、宜興經濟開發區和宜園風景區。宜興市是經濟發達的新興中心城市,也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典型之一。2006年,宜興市工業銷售1023億元,財政收入50.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了16089元和8050元,順利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遠遠超過我市,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后勁也明顯比我市足,2006年,宜興市實施技改投入115.6億元,投資超3000萬元的項目達127個,銷售超億元的企業達到了132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城市的高品位建設、社會事業的建設完善提供了保障。 下午,我市參觀團來到了張家港市,參觀了張家港暨陽湖生態園、沙鋼集團宏昌鋼板廠、陽關家園安置區和張家港保稅區的化工園區、東海糧油公司、化工品交易市場。張家港市的經濟實力更為雄厚,城鄉統籌發展和城市精神文明程度更高,全市財政收入已達136.8億元,銷售超百億的企業達6家,18家世界五百強企業、50家世界知名企業進駐張家港開發區,僅沙鋼集團就實現銷售588億元。在張家港,我市參觀人員強烈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水平和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的提高,張家港大規模、高品位的綠化和水環境,全省第一的社會安定環境,讓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