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好又快,是2007年各項工作的總要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代市長高亞梓要求全市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開拓創新,勇于突破,確保“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泰興”邁出堅實步伐。 2007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地區生產總值240億元,現價增長16.2%。財政總收入32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0億元,注冊協議利用外資2.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4%。 為實現上述目標,高亞梓指出必須重點抓好以下7項工作: (一)堅持優化布局,構筑區域集約發展新平臺。 (二)堅持城鄉統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堅持工業強市,增創主體經濟發展新優勢。 (四)堅持產業協調,實現服務業發展新跨越。 (五)堅持建管并重,塑造現代城市新形象。 (六)堅持環保優先,跨登可持續發展新臺階。 (七)堅持以人為本,開創和諧社會新局面。 2007年,我市將深入開展“園區建設年”活動,舉全市之力,推進“一區四園”建設,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堅持以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扎實推進農民健康工程、區域化供水、社會養老保險工程等農村實事工程,培育一批新農村建設樣板。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船舶、新材料、二氧化碳資源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認真落實鼓勵支持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力爭新增私營個體經濟注冊資本18億元。打造沿江經濟帶和泰興城區、黃橋鎮區服務業發展高地。重點建設好城區商貿物流園,打造北二環專業市場群,大力發展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和紅色旅游.。加快建設新城區,改造提升舊城區。實施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年新增城市綠化面積30萬平方米。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完善城市長效管理機制。扎實開展化工行業專項整治,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保障城鄉居民享有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規劃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房,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確保困難群體“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業有援助”。努力打造平安泰興,爭創法治江蘇合格縣(市),建設“文化泰興”。 高亞梓指出,求真務實,是成就事業的大前提。07年政府將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打造思想解放、大氣包容的開放型政府,打造執政為民、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高亞梓最后說:建設空氣清新、碧水秀景的生態泰興,爭先創優、開拓開放的活力泰興,生產發展、民富市強的富裕泰興,文明安定、政通人和的和諧泰興,是129萬泰興人民的熱切期盼,也是政府的不懈追求。事業任重道遠,形勢催人奮進。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團結拼搏,銳意進取,為“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泰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