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從小靠吃政府救濟糧長大的農村孩子,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一翻輝煌的業績。然而事業有成的他卻時刻不忘家鄉的父老鄉親,毅然回到家鄉投資興業,回報養育過他的家鄉父老。他就是泰興市伊麥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扣壽。 今年41歲的黃扣壽從小家里很窮,到17歲時還靠政府救濟維持生活,好不容易念到初三,卻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在家,父親年老體弱、母親又有殘疾,為了生計,剛剛從學校畢業的黃扣壽就去建筑工程隊做瓦工。然而,微薄的收入卻根本不能保證一家人的溫飽。 到了24歲那年結婚時,他已欠下了兩萬多元的債務。后來,聽說往蘇南販豬賺錢比較快,黃扣壽借了1100元,拉著板車每天往返奔波于泰興常州兩地,其中的甘苦人們難以想象得出,苦了幾個月賺了幾萬元錢,解決了黃扣壽的溫飽問題,也使他還清了債務。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國家糧食政策開放,黃扣壽在常州租了36平方米的房子,做起了糧食生意。在經營了一段時間后,黃扣壽逐漸摸索出了一些經營的門道,并在當地的行業內率先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服務。從此,黃扣壽越干越有奔頭,名氣也越來越大,他的掛面廠擴建了5次,日產量30噸,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 成功后的黃扣壽沒有忘記家鄉,他說:“我從小長到17歲,吃的是珊瑚民政科發的救濟糧長大的,我應該回鄉報答家鄉人,報答政府。” 打定回鄉創業的主意后,2005年3月,黃扣壽在市有關部門以及珊瑚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投資1400多萬元創辦了泰興市伊麥面粉有限公司,吸收了珊瑚鎮當地剩余勞動力80多名。目前,公司兩條國內先進的面粉加工線均已開始生產,日產掛面20噸、面粉200噸,主要銷往上海、浙江、廣州、福建等地,企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