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工業企業持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廣泛應用新技術和先進設備,提升運行質態。 泰隆集團今年剛剛建成的加工中心車間,單臺設備價值都在1000萬元以上,這些設備的投入使用,有效促進了產品品質的提升。 加工中心車間全部采用德國等國家的先進生產和檢測設備,生產過程全部數字化控制,操作工人都是大專以上學歷的技術工人。針對國內減速機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波動壓縮利潤空間等實際情況,今年泰隆集團進一步加大了高精設備的引進力度,從加工中心到熱處理設備,累計技術改造投入已超過8000萬元。先進設備的采用,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利潤率,擴大了市場份額。 與泰隆集團一樣,中丹集團針對乙氧基喹啉產品設備老化、生產工藝落后的實際,今年投入近1億元,對乙氧基喹啉生產線進行了整體搬遷改造。新的生產線包括萬噸級乙氧基喹啉原油和萬噸級乙氧基喹啉粉劑裝置,均采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新工藝和新材料,全部實現連續化、自動化生產。 今年以來,我市工業企業積極應對宏觀調控、國際貿易摩擦及環保壁壘等因素的影響,紛紛加大技改投入,逐步走上依托先進技術推進持續發展的路子。新浦化工累計投入3.5億元,實施了燒堿、苯胺產品的技術改造和規模擴張。濟川醫藥、光明化工等企業的技改投入也均在2000萬元以上。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也通過借助科研院所的技術實力,強化新品開發和技術創新,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據統計,截止10月底,全市工業企業已投入技改資金52.25億元,同比增長了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