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規模外向農業發展速度較快,成為高效規模農業的樣板.但規模外向農業必須遵循標準化的生產模式,這就給我市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帶來了挑戰。 11月15日下午,馬甸鎮水產養殖戶葉建龍家里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魚塘釣魚的,但是這魚卻不是用來食用的,而是帶回去作檢驗用的。客人是江泰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據他們講,加工廠在每次加工之前,對養殖基地的魚都要進行檢測,第一步對每個塘口檢測四至六條魚,在異味檢測合格后的基礎上,送有關中介機構,進行藥物殘留檢測,全部檢測合格后,然后對塘口進行起捕,確保加工的魚達到出口的要求。 斑點叉尾HUI原產美國,是美國市場上最為走俏的魚種之一。2000年,江泰食品有限公司上馬斑點叉尾HUI加工項目后,主動接軌美國行業標準,改造生產廠房,規范加工流程,迅速打開了芝加哥、休斯頓、舊金山等地市場。但2005年8月,波及全國的孔雀16事件卻使公司的斑點叉尾HUI三個月不能出口。當時,福建有部分水產品加工企業使用違禁的孔雀16藥物添加到水產品里面去,添加的目的是延長水產品的保鮮期,孔雀16對人體非常有害,能夠致癌。美國當時對中國所有水產品行業進行了三個月的封殺。 發生這件事后,江泰食品有限公司更加重視從塘口到加工過程的標準化建設,特別是在對6000多畝斑點叉尾HUI生產基地的跟蹤管理上做到了一著不讓。由于注重了水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加工,推動了江泰食品有限公司出口量的不斷攀升,今年訂單出口量可望超過7000噸,而基地的養殖戶也逐漸適應了標準化生產的要求,養殖效益穩定增長。 現代外向農業具有兩個特性,一是高效益,二是輻射范圍廣,帶動性強,但現代外向農業對于種養殖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市場準入的門檻也在不斷提高。提升我市農業外向度沒有捷徑可走,必須更新傳統種養殖方式,按標準進行生產加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