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其他城市一樣,泰興的物業管理從無到有,正在發展中成長。而相對于新建小區物業管理進駐得早,管理逐步到位的現狀,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一些老小區和居民宿舍卻面臨著無人管或者無人敢管的局面,老小區的物業管理路在何方,記者進行了探訪。 公路站小區只有不足100戶居民,由于處在如泰運河北岸一隅,小到幾乎無法讓人關注。記者在燕頭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這里,卻發現了不同于一些老小區的景象:綠化帶郁郁蔥蔥、垃圾箱干凈整潔,車庫、宣傳欄一應俱全。一些業主告訴我們,兩年前,這里還是垃圾遍地、雜草叢生。 公路站小區原先屬于公路站自行開發的老小區,由單位自行管理,小區管理的瑣碎讓管理單位大傷腦筋。2003年,公路站決定將小區管理交給物業管理企業,實行社會化管理。在完善小區基礎設施之后,燕頭物業管理公司接手,管理費用由住戶分擔。由于物管公司的細致工作,小區業主對小區狀況非常滿意,物業管理費用收取率達到100%。開發單位卸了包袱,老小區變了模樣,業主生活越來越好。 與公路站小區相隔不遠的船廠宿舍區則是另外一個模樣:到處是違章搭建的棚戶,垃圾無人清理,公用設施損壞嚴重,住戶苦不堪言。 全市像這樣的處于無人管理的小區還有36個,占小區總數的30%以上。這些老小區或是單位自建或是居民自建,目前都面臨著環境和秩序上的多重困擾。由于公用設施不到位,公共維修基金不足或者沒有,物業公司也不敢接手,業主也沒有成立相關的機構來自治。 市物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認為,像這樣無人管理的小區,應該要聘請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來實施服務,走規范化的物業管理的路子。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現狀,應該是原建設單位,也就是這一塊的開發單位要履行它的移交職能。老小區的移交首先要對這一塊進行整治,整治的費用應該由原建設單位負責。整治好了以后要與這邊的居住戶也就是業主商量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委員會選聘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按照物業管理合同的約定實施物業管理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