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是根本。近幾年來,張橋鎮焦蕩村黨組織以富民強村為己任,積極引導村民自主創業,農民經營性收入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全村人均收入的提高。 10月14日下午,記者在張橋鎮焦蕩村壽星掛面廠采訪時看到,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廠門口,工人們正在往一輛發往上海的大貨車上裝貨。據介紹,這家經營紅火的掛面廠是村黨總支書記印平華2002年創辦的,企業租賃了村里的10多間閑置房屋,每年不僅能給村集體帶來5萬多元的收益,而且為村民提供了20多個就地就業的崗位。 印平華認為,村干部搞致富項目,不光是為了個人發家致富,同時也是積累經驗,引導群眾致富,在全村營造全民創業的氛圍,帶動群眾都富起來。 焦蕩村共有29個村民小組5600多人,村集體曾經負債10多萬元。近幾年來,這個村的黨員干部有的辦企業,有的搞營銷,有的發展特種養殖,幾乎人人手上都有創業致富項目。在村干部的帶動、幫助下,這個村近三成的村民走上了創業致富的道路。目前,焦蕩村私營企業的總數已有11家,從事經商、運輸、個體加工和特種養殖的農民達到100多戶。 據統計,到2005年,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達到5910元,這一水平相當于2001年的兩倍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