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市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黃橋老區經濟薄弱村、貧困人口數量還有一定的比例。自2005年全市新一輪"百村千戶"掛扶工作開展以來,76個市級機關部門真心實意抓扶貧,傾心盡力促發展,為經濟薄弱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這座橋長13米,寬4米,為了籌集建橋資金,市財政局通過上爭項目,爭取資金10多萬元,確保整個工程在國慶期間全部完工。 珊瑚鎮鎮前新村是市財政局的掛扶村,今年以來,市財政局加大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實施了"四個一"工程,即鋪設一條長1548米的水泥路,新建一座泵站,疏浚一條長730米的河道,修建一座橋,工程的完工顯著地改變了村容村貌,增添了發展的后勁。 姚王鎮雙橋村位于姚王鎮東北角,以前交通不便,一無工業,二無副業,集體經濟虧損30多萬元,自市國稅局掛扶雙橋村以來,市國稅局把啟動內因,發展村級經濟、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作為掛扶工作的重中之中。 扶貧要先扶智,這是市級機關各部門在多年的掛扶工作中形成的共識。市政協辦在掛扶工作中,把智力扶貧、精神扶貧與經濟扶貧擺在同等位置,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一年多來,幫助掛扶村---河失鎮劉莊村新建了人口學校,訂閱報紙20份,贈送書籍200本,舉辦講座3次。 據統計,今年以來,市級機關各部門累計鋪設沙石水泥路48公里,新建維修農用橋梁23座,改造泵站22座,幫助掛扶村新建工業企業13家,結對幫扶貧困戶770戶,資助孤兒430人,各部門投入到掛扶村的資金累計達296.52萬元。 據市級機關黨委副書記劉斌介紹,今年是新一輪百村千戶掛扶工作的第二年,參加掛扶工作的76個市級機關部門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做到既幫眼前又幫長遠,既扶經濟又扶思想,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