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杏節既是引資金、引項目的平臺,同時也是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載體。近幾年來,通過銀杏節的聯姻,高校與我市企業廣泛合作,為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利用二氧化碳資源生產聚碳酸亞乙脂產品,再經過發泡,就成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可降解泡沫塑料。這是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研發的一項新技術。在2004年第二屆中國泰興銀杏節上,我市將溪橋豐富的二氧化碳資源進行推介和招商,促成了金龍綠色化學與廣州化學研究所的合作。目前,金龍綠色化學已投入1500萬元,項目已經完成中試,準備將生產規模擴大到3萬噸。據介紹,這種可降解泡沫塑料,三個月就可以降解30%。正是由于它的高科技含量和環保價值,先后被列為國家高科技產品和省火炬計劃項目。 在第二屆中國泰興銀杏節上,我市與江蘇工業大學等省內高校簽署了科技合作協議,隨后,“泰興-東南大學”、“泰興-江南大學”、“泰興-南京大學”項目對接會和江蘇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專家教授泰興企業行等活動相繼開展,目前,我市與江蘇境內12所高校達成了全面合作關系,宏大特種鋼、錦雞染料等企業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平臺,在新產品開發上均取得了不菲的業績。 2005年以來,全市新增掛靠院所12家,共建院企科研機構3家,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5個,開發泰州市重點新產品39個,其中13個產品已批量生產,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場銷售;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開發科技項目105項。全市科技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科技進步綜合指標攀升至全省第1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