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家住鼓樓南路的吳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近期收藏的一方乾隆年間的觀賞墨。雖然歷經了兩百多年的風霜,這塊墨仍然墨色純厚,芳香宜人。墨側面的“乾隆壬子年鑒”清楚的反映了這方墨的年代,墨正面記載了清代儒學家朱柏廬家訓的全文。從家訓的落款可以看出這方墨是出自清代“四大墨家”之一的曹素功之手。據了解,這方墨屬于油煙墨,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豬膽汁等原料,錘煉而成,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在蘇中地區也是比較罕見的。 |
8月27日上午,家住鼓樓南路的吳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近期收藏的一方乾隆年間的觀賞墨。雖然歷經了兩百多年的風霜,這塊墨仍然墨色純厚,芳香宜人。墨側面的“乾隆壬子年鑒”清楚的反映了這方墨的年代,墨正面記載了清代儒學家朱柏廬家訓的全文。從家訓的落款可以看出這方墨是出自清代“四大墨家”之一的曹素功之手。據了解,這方墨屬于油煙墨,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豬膽汁等原料,錘煉而成,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在蘇中地區也是比較罕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