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下午,溪橋鎮農技服務中心的人員來到前葛村檢查水稻生產情況,檢查結果表明,沒有一塊田地有條紋葉枯病,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 溪橋鎮共有水稻面積一萬四千多畝,播種前,溪橋鎮接受往年教訓,由農技站統一供種,全部栽種了抗條紋葉枯病的寧粳一號。同時大面積推廣機插秧技術,全鎮機插秧面積達9000多畝,占栽插總面積的68%。 據村黨支部書記陳炳生介紹,秧苗期多防治幾次灰飛虱,到了大田后由于機插秧通風透氣透光,灰飛虱難以生長繁育。 目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多,在家務農的大多數是老弱病殘。針對這一狀況,溪橋鎮從保證稻田病蟲害防治效果出發,在各村選擇了一些種田技術能手,承包病蟲害防治任務。前葛村村民匡建明一人就承包了3000多畝。 防治水稻病蟲害的關鍵是配方對路,藥劑適用。今年溪橋鎮將農藥的統供率列入對各村的百分考核,95%的農藥直接由村干部從農技站領取,并發放給農戶,從而保證了統防統治。 可見推廣耐病良種、推廣機插秧、病蟲害統防統治是切斷條紋葉枯病發病源頭的主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