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向民是宣堡鎮喬楊村黨總支書記,也是村委會主任。以前他以繩網創業,富裕起來。而今,喬向民又以當年開發繩網市場的精神,帶領群眾發展工業、栽植意楊、暢通交通,為村民精心編織起三張“致富網”。 喬向民18歲開始與繩網打交道,20歲剛出頭,便當上了副廠長,在他的經營下,繩網廠逐漸紅火起來,吊帶、繩網也逐漸成了喬楊村的特色產業。喬向民深知“無工不富”的道理,2003年,他走上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崗位后,便將訂單發放到各家各戶加工生產,去年,全村僅繩網、吊帶的銷售產值便超過了5000萬元。喬向民每年都要花一、兩個月外出招商,這幾年,柔型吊帶廠、繩網廠、服裝廠、彩磚廠相繼落戶喬楊村,帶動了200多村民就業。 河道、路道、十邊隙地,喬楊村累加起來有近百畝。這些地方閑置下來,不僅不美觀,而且浪費較多。自從1999年當上村委會副主任開始,喬向民便帶頭購買意楊,引導群眾發展意楊生產,目前,全村共栽植意楊3.5萬株,成材的已有2.3萬株。喬向民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棵成材的意楊樹二百元,全村累計價值已經有四百幾十萬, 再有三、五年, 全村可望達到八百萬的產值。 幾年來,喬向民先后捐資15.4萬元,用于村級路道、橋梁建設。早在兩年前,喬楊村就實現了村內公路硬質化和黑色化。 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喬向民以扎實的工作贏得了喬楊村百姓的交口稱贊,而他現在又有了新的打算,就是為群眾致富編織更多、更好的網,讓工業更強,農業更興,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讓更多的鄉鄰過上美滿、富足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