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余生擔任大生鎮三聯村支部書記已經整整十年的時間了,這十年里,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黨給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離大生鎮三聯村的葡萄上市還剩20天的時間了,這些日子黨總支書記蔣余生異常忙碌。記者找到他時,他正和村里的企業商量銷售葡萄的問題。蔣書記出了面,一般人家都不會拒絕,所以每年村里的葡萄有1/5是靠蔣余生銷出去的。有了這樣的支持,種植戶們既感激又安心。 十年前,蔣余生在三聯村走馬上任,當時村里不僅沒有工業、農副業,還有35萬元負債。蔣余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搞農業結構調整,為群眾找一條增收的渠道。通過去常州、無錫等地考察,蔣余生發現種植葡萄的利潤空間比較大,為此,村里出錢專門聘請了常州的技術專家,常年指導 。地里葡萄的長勢是一年比一年好。2003年,種植戶增收20多萬元。從2004年開始,三聯村年產葡萄60萬斤,一部分固定銷進了企業,一部分農戶自己銷售。不僅價格高,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種植戶樂開了懷。葡萄種植的農戶也增加到30多戶。 此時的蔣余生并沒有滿足,他認為,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不能單一靠農業,也應該發展工業經濟。蔣余生帶領村班子通過招商引資發展企業16家,工業銷售5年翻了8翻,今年預計可達到2.6億元。解決了1000多名剩余勞力的就業問題。2005年,村集體收入突破30萬元,人均年收入達563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