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6月23日上午召開的中共泰興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針對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市委書記曹蘇民從八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和部署。 曹蘇民說,今后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工作任務是:一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創"三農"工作新優勢。全市要建立健全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進一步促進就業、引領創業,不斷提高農民工資性和資產性收入的比重;要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二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創產業競爭新優勢。要繼續把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作為第一方略,把現代服務業發展擺上重要位置,不斷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發展建筑疏浚特色產業,在更高層次和水平上推進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沿江和沿城黃線"T"型產業帶,穩步建設南北兩翼產業片區,努力形成規劃布局合理、競爭力明顯增強的產業發展格局。 三是扎實做好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增創開放開發新優勢。要始終堅持把項目開發作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招商引資,推動全市經濟撐竿跳,實現跨越式發展。進一步強化項目支撐,有效整合全市生產要素和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探索建立招商推介新機制,有針對性地在境內外舉辦專題招商活動,開展中介招商、委托招商,推動專業招商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堅持三外聯動,注重以外引外,努力招進一個,引進一批。突出產業鏈招商,著重圍繞優勢產業,引進關聯度大。產業鏈長、技術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項目。 曹蘇民指出,要通過引導規模企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合資合作、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強化招商責任、優化招商環境等途徑,持續引進實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今年要深入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開發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5個,其中投入1億美元以上項目2-3個,確保注冊協議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技改投入60億元。進一步提升園區經濟,圍繞建成優勢產業集聚區。科技創新先導區、集約發展示范區、稅源經濟積蓄區,加快"一區四園"為重點的各類園區建設,打造產業集聚平臺,推進全市經濟塊狀組團發展。 曹蘇民指出,要高起點做好城區、黃橋、虹橋、姚王工業園的規劃,推進與周邊鄉鎮、企業園區的整合,盡快拉開框架,著力引進培育主導產業。同時進一步擴大外經、外貿,引導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迅速發展壯大。 四是切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創改革創新新優勢。要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大力建設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和陽光政府。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積極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高度重視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五是不斷加快城市化進程,增創發展環境新優勢。要進一步提高規劃水平,加強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建設品味。進一步強化城市經營和管理,把市場機制引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管理等環節,完善市容管理長效機制。 六是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增創協調發展新優勢。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進一步調整優化全市教育布局,促進城鄉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堅持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著力解決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的問題,滿足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增加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繁榮廣播電視事業,進一步改善城鄉文化生活條件。 七是著力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增創持續發展新優勢。堅持環保優先、預防在先,健全環境監管體制,加快建設綠色泰興。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優先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水平。與此同時,在全社會倡導節約型的消費方式,使節約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為。 八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增創社會和諧新優勢。要著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積極營造爭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濃厚氛圍。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要把加快發展作為和諧的根本,利益兼顧作為和諧的核心,在改革發展中兼顧好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利益,使人民群眾的現有利益不受侵害,新增利益合理分配,困難弱勢群體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