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市的一些河道,活躍著一些收垃圾的興化農民,他們將各種垃圾收集起來后,再用船販賣到外地。由于販賣垃圾的周期較長,這些人長期定居在泰興,引起了一場關于垃圾船的爭論。 今年53歲的徐淮剛是興化市泓竹鎮的農民,來泰興收垃圾已經有5年時間。現在,他們一家三代5口人就長期居住在過船鎮長溝村的如泰運河邊。每天,徐淮剛和他的兒子一起到周邊的工業企業和農戶家中收垃圾,回來分揀后再用船運到興化。和徐淮剛一起來泰興的共有15戶農民,他們每家都在如泰運河邊搭了一個小棚子,一戶挨著一戶。這些興化農民,每年要從泰興運走上千噸以各種塑料為主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棄物。用徐淮剛的話說,他們對泰興是有貢獻的。 然而,附近村民卻認為,垃圾船本身就影響了大家的生活環境。因為有很多塑料垃圾是從化工企業收回來的,在運輸、分揀、清洗的過程中,會散發出非常難聞的氣味。據了解,在我市其它一些河道還有很多這樣的垃圾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