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在農業生產方面,根據本地實際,摸索出了一些農業增產增收技術。 5月15日,市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來到溪橋鎮科技示范園區為種植戶何兆權的五十畝地膜馬鈴薯測產,一棵劃到一斤一兩二,一畝田4600棵,達5000斤左右。 何兆權往年種植馬鈴薯靠露天生產,今年在市農技推廣中心的指導下采用薄膜生產,而且一擴就是五十畝,全部獲得了豐收。 地膜覆蓋種植花生、馬鈴薯其實并不是一項新技術,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被大量運用,但時過境遷,現在采用這項增產技術的農戶反而在減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農戶圖省事、怕投入,二是科技種田的思想在弱化。 據市農技推廣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地膜栽培的馬鈴薯除了增產外,成熟期也提早半個月,馬鈴薯早上市與遲上市每斤的價格上下可以相差0.30元,根據我們推算,地膜栽培與露地栽培的馬鈴薯一畝效益可以上下相差1500元左右。 據了解,目前,我市的成熟增產技術還包括埂渠利用、作物間套、河塘套養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