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在姚王鎮桑木村采訪時看到,村內到處熱氣騰騰。在村干部的號召組織之下,桑木村的村民們正在對自家家前屋后的環境進行整治。 參加勞動的有20幾歲的年輕人,也有年近8旬的老人。他們肩挑手扛,忙得熱火朝天。其實村里的這幾條骯臟溝塘,大家早就看不下去了,只是一直沒有人領頭干。如今借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干部一招呼,大伙兒自然都不甘落后。 據了解,在村兩委會有計劃的組織下,一個月的時間里,桑木村已經出動勞力6000多人次,整治村莊、河溝近10萬平方米,種植意楊1.8萬株,村容村貌得到了迅速改善。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綜合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村干部、村級基層組織在組織動員和加快推進方面顯然應當有所作為。采訪過程中,不少村干部向記者反映,現在群眾對辦自己的事情,熱情很高,只要錢花到明處,力氣用到明處,老百姓都會支持。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基層黨組織為民辦事、為民服務的能力是一個考驗;鶎痈刹恐挥懈矣谌ソM織農民,善于去發動農民,才能不辜負時代賦予的重任。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種對農民的組織工作也必將會促進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強筋壯骨。 劉陳鎮雙聯村過去矛盾集中、經濟薄弱,是全鎮有名的后進村。近年來,村兩委會一班人窮則思變,組織發動群眾一起發展生產。目前,全村5個村干部中有4個有了自己的企業。村民們在他們的帶領支持下,去年新增服裝企業5家、五金加工企業3家、養殖大戶48個。2005年,村集體收入增加了6倍,人均增收近千元。 新農村建設,組織是關鍵。各級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結合村情實際,激發群眾熱情,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地實施,才能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更加信賴黨和政府,更加支持新農村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