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過后,我市餐飲業紛紛擇日開市,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以往就一直緊張的服務員市場今年起開始變得格外緊俏。一方面急著要做生意, 一方面卻招不到服務員,這可急壞了廣大餐飲業主。 仙鶴灣風光帶是城區的餐飲一條街,2月24日下午,記者在這里看到:幾乎家家戶戶都打出了招聘服務員的廣告。據調查,一個中等酒樓一般需要服務員3-4名,規模大的需要30名左右。我市城鄉餐飲網點眾多,餐飲服務用工已形成不小的市場。但事實上,目前,我市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員不足3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縮小。 供小于求,帶來了服務員市場的激烈爭奪。商家們除了以廣告招工外,更在工資報酬上展開了競爭。據酒店業主透露,兩年前,服務員的月平均工資不足600元。今年已經普遍漲到700--800元,有的甚至突破了1000元。盡管如此,還是少有人問津。 傳統觀念中,服務行業是服侍人的行當,不被人尊重。“寧可站柜臺,不做服務員”的想法在新生勞動力中相當普遍。業內人士指出 ,隨著社會的進步,市民素質的提高,尊重與被尊重已經不受等級、金錢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就業者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適應市場。 市勞動就業管理處副主任何建國說,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三產服務業市場迅速崛起,餐飲業服務型就業崗位增多,工資價位提高,就業不分行業,求職者需要改變自身傳統就業觀念,要適應市場需求,準確定位在服務型就業崗位上也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專業人士認為:當前我市還沒有形成職業化的服務員體系,服務員在職業道德和技能等方面還需要加強引導和培訓。同時,不少餐飲單位輕視服務員的合法權益,不能提供完善的待遇和勞動保障,也是造成餐飲服務業用工緊缺的重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