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的參觀,我們看到的是如皋、昆山兩地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感受到的卻是兩地快速發展的背后所隱藏的創業精神和發展思路。 如皋市與我市毗鄰,其經濟和社會發展曾經長期落后于我市,但近幾年來,如皋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發展后勁比我市強得多。2005年,如皋市實際利用外資超過兩億美元,是我市的兩倍。工業項目投入80多億元,相當于我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全部工業產值420億元,比我市高出50多億元。 如皋發展的動力在哪里,該市負責人介紹說,如皋的發展主要得益于敬業、勤業和敢拼的精神。為推進招商引資,如皋市除在外派駐了100多人的招商隊伍外,還將市四套班子負責人分工到鄉鎮,與鄉鎮負責人一起招商引資,政府所有會議均在雙休日召開,不占用招商時間。與此同時,通過國際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市政府每年投入近20億元用于以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引資1.5億元,規劃建設了18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三級干部不論分工,全部奮戰在招商一線。因而創造了該市2005年有10個鄉鎮利用外資超1000萬美元的佳績。 而經濟遙遙領先的昆山市,發展的速度仍在加快,并且堅持的仍是城市建設、創建和外向帶動的思路。我市參觀人員感受更深的還有昆山經濟發展的民本思想。為致富百姓,昆山實施了"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工作、家家有物業"的三有工程,并建立了農村創業指導中心、農民創業擔保中心,發展了富民、社區股份、土地股份三大合作組織,增加農民投資性、經營性收入。同時財政每年拿出6億元建立健全5道農村保障體系。目前,昆山市規劃建設了73個農民新村和社區,多數農民已住上了功能配套齊全的公寓或別墅。兩地發展的精神和思路為我市今后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