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之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是企業用工需求最旺盛的時期。盡管不少企業放寬了年齡限制、并承諾辦理保險、增加工資,但我市勞動力市場仍然鬧起了"技工荒"。 2月15日,記者在泰興維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企業專業生產鐵氟龍膜材,由于膜材操作工是一種非常冷門的工種,所以企業常年鬧"技荒"。今年企業準備參與奧運場館建設,但因為"一技"難求,嚴重制約了生產規模的擴大。 冷門工種難招人,建筑工、縫紉工等熱門工種更難招人。這幾天,在泰興勞動力市場上以及各大勞務中介公司,不時傳出企業急需用工的信息。在前不久舉行的新春勞動力洽談會上,近7000個崗位只有2500人與招聘單位達成了意向。市就業處的分析表明,蘇南的企業大都滿載而歸,我市的很多企業目前還是空崗。在全國出現的"技工荒"中,本地企業在爭奪勞動力的競爭過程中,明顯處于弱勢。 市就業處副主任何建國認為,部分企業工資價位過低,招聘不到勞動力,而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勞動者又對用工工資報酬期望值過高,難以找到滿意的崗位,用工規范與不規范,也是能否吸引勞動力的因素。 我市的勞動力保有量在61萬人左右,而大部分有一技之長的工人常年在發達地區務工。就拿緊缺的縫紉工來說,我市12萬名縫紉工人中就有8萬人常年在蘇南、上海等地工作,技工外流造成了本地企業的"技工荒"。另一方面,對現有勞動力的培訓不足,也是造成本地企業"技工荒"的原因之一。 所幸的是,"技工荒"已經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最近市勞動局與市經委干校聯合舉辦了一個"電工培訓班",一下子吸引了60多名報名者。學員楊建軍是黃橋鎮的一名農民,在學習過程中特別認真,在他看來,不培訓就學不到好的技術,沒有好的技術就找不到好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