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讓廣大農村群眾尤其是貧困人群分享社會進步的成果,我市上下積極推動改水、草危房改造、低保、農村公路建設以及金橋工程等農村實事工程,有效改善了全市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2005年,我市新增自來水受益人口6.1萬人,在超額完成省交指標的基礎上,使我市的自來水受益人口總數達到了122.7萬人,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95.3%。 2005年,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農業人口達到了70。03萬人,籌集資金2450.83萬元,參保率達到80。11%,完成了年度籌資任務。 2005年,市政府安排42萬元改造危房100戶,使危房改造進入掃尾階段。新增農村低保人員1526戶3156人,使實際扶助的低保戶總數達到了4538戶10692人,保障標準也提高到1000元/人。 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投入資金3324萬元,先后鋪設1條8公里長的市鄉公路,51條總長97。59公里的通村公路,使三年來我市鋪設的農村公路總長達到了929公里。2005年,我市繼續投入3200萬元新建改造農村橋梁,全年竣工85座、在建75座,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與此同時,2005年,我市免征農業稅2460萬元,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300萬元,良種補貼350萬元,農機補貼01萬元,農民減負增收總額4211.96萬元。 農村5加2實事件件關系群眾冷暖和民心向背,伴隨著2005年各項既定指標的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也向百萬農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