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光滑、墻壁雪白、裝飾溫馨和諧,大多數人都著力營造這樣一個整潔、舒心的家庭環境。 然而與之一墻之隔的樓道就沒有那么幸運了。記者日前就走訪了這些被住戶們遺忘的角落。 國慶二村小區建成已經好幾年了,住入了單元樓,居民們習慣了門里是家門外不管它的生活方 式。樓道內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雜物,墻壁上到處是信箱和牛奶盒。為了使門前美觀,你瞧這戶,在 門口樓道上貼上了地面磚,突兀的水泥臺,不僅不協調,誰走路時拌上一腳那只好自己認倒霉了。 在萬福小區樓道內生爐做飯的比比皆是,樓道成了各家爭奪的廚房和倉庫,也難怪,誰叫樓道不屬 于你也不屬于他呢。至于,會不會影響其他人通行,會不會對環境、他人的物品造成損害,也不去考 慮那么多了。 萬福小區住戶說:“我們整個樓上每個人家都(燒煤爐),他不阻止,誰知道這個事(不對)呢。” 文昌苑是全市起點比較高、條件比較好的新建小區,這里的樓道由于有專人定期打掃,基本上保 持了整潔。但是為了自家的干凈,而不顧他人的情況還是存在的。剛到二樓,就見男鞋女鞋堆了一地 ,主人正在大搞室內衛生,屋內屋外兩個天地。再加上煤爐、垃圾桶,樓道里的情況可想而知。 濟川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市民的素質有好(有)壞的問題,素質好的,你打招呼可以,當然還有素質稍微差一點的,沒辦 法,他還和你淘氣! 有的市民說:“這個東西,鄰里之間都要相互諒解,我說的老實話,我一進去就關門了,多多少少總有影響! 樓道雖小但公德無處不在。最后老伯的講話讓記者很有感觸,是啊,如果多一份理解,那么小 樓里不就多了一份溫馨和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