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農業即以項目為載體,使農業發展直接面向市場,它的出現避免了發展農業的盲目性,同時可以提高農戶的種養植效益。 剛剛建成投產的江蘇宇晨面粉有限公司,憑借現代的生產設備,這家企業每天可以將350噸小麥變為專用面粉,當地群眾依靠項目農業,實現了傳統產品的增效增收。 據了解,全市以小麥為原料,生產各類面粉的加工企業達十多家,年銷售產值突破十個億。由于加工企業的支撐作用,全市小麥生產面積近年來一直保持在60萬畝左右,其中48萬畝專門生產企業需要的餅干小麥。 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王迎春說:“在前幾年項目的基礎上,今年我市又爭取到35萬畝弱筋小麥項目,總計補貼350萬元,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弱筋小麥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發展,全市弱筋小麥從2001年的1.4萬畝發展到2005年的40萬畝,占到總面積的80%。農民每畝可增收40-50元。” 斑點叉尾HUI的故鄉在美國,1997年市養殖場引進擴繁成功。但由于沒有加工企業,養殖面并沒有能夠迅速形成。鰲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后,企業的斑點叉尾HUI產品很快打入了美國市場。于是他們和鄰近地區的養殖戶簽訂合作協議,形成了緊密性合作關系。為加快斑點叉尾HUI產業化項目的推進,省、泰州和我市先后投入項目資金幫助企業拓展生產基地。 鰲牌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勇介紹說:“斑點叉尾HUI產業化開發項目實施以來,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無公害商品魚,為開辟國際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今年相繼在美國的波士頓、新奧爾良還有密西西比洲開辟了新的市場。” 項目農業是高效農業的基礎,近年來,國家、省、市不斷加大項目農業的資金投入力度。我市有關部門也因勢利導,加大相應的農業項目的上爭工作,僅今年就有十三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省市的資金扶持。 市畜牧水產中心副主任常劍鑫說:“今年畜牧水產中心上爭國家級省級項目6項,爭取項目資金近百萬元,主要用于畜牧業的設施改造和集成技術的推廣。一方面項目資金直接扶持到養殖戶用于設施補貼,另一方面組織機械設備直接送給養殖大戶。在技術上著力推進生豬的六項集成技術,秸稈養畜技術等等向基層輻射,通過物技結合,全面提升養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