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的兜底線和安全網。2005年,我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宗旨,對低保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同時擴大保障面,使全市一萬多特困戶生活有了保障。 過船鎮蔣港村的特困戶趙年珠每個季度都享受到1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這筆保障金給她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幫助。趙年珠丈夫早年過世,兒子長年生病,家里就剩下她一個勞力,家庭生活非常艱苦。今年年初,村里將她家的情況申報到鎮民政科,經過嚴格把關,3月份,趙年珠成功辦理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六月份,趙年珠收到了第一筆保障金。150元的保障金雖不是個大數目,但對于趙年珠一家來說,卻無異于雪中送炭。 據介紹,過船鎮像趙年珠這樣享受低保的特困戶共有149戶208人,其中新擴37戶,今年已發放低保金13萬元,按照40%的分攤比例,過船鎮今年為低保特困戶撥付了?3.5萬元。 我市1998年6月開始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把真正貧困的群眾納入保障網內,我市將準確界定保障對象作為低保工作重點,認真把好家庭收入測算關和審批關,各鄉鎮把政策和標準交給群眾,并以村為單位,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泰興鎮民政助理 王吉成說:“對申請低保的對象,我們都把好兩個關,一個是居委會調查,第二個民政科上門去調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按照政策規定確定低保對象,對確定的對象,我們堅持陽光操作,在鎮政務公開欄里進行公示! 2005年,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同樣如火如荼。家住濟川新村的劉桂英今天領到了420元低保金,劉桂英高興地告訴記者,2002年,她家申請了城市居民低保,三個人每月能拿到300多元低保金,從今年12月1日起,城市低保上調到每人每月210元。有了這筆錢,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上大學的兩個孩子的生活基本上有了保障。 近五年,我市城鄉低保的保障范圍和保障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全市列入城市低保的2000年為621人,2005年增加到1497戶3311人;列入農村低保的2000年為941戶2737人,2005年增加到4538戶10703人。城鄉低保資金2000年為174.9萬元,2005年增加到642.8萬元,比2000年凈增467.9萬元。其中農村低保標準由起初的一年700元逐步調高到今年的1000元,城市低保標準由起初的一年2160元調高到今年的2520元。(最好做對比圖) 市民政局副局長 唐國平說:“實施城鄉低保工作中,我們堅持以政策為依據,把準確界定保障對象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程序進行操作,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 ! 2005年,我市五保供養工作同樣成績顯著,今年,相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五保普查,新增五保1753戶1836人,新增五保經費171.4萬元。目前,全市五保總數達2934戶3084人,五保供養經費達520.38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