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工業集聚區為主要載體,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是今年我市市鄉兩級政府經濟工作的主旋律。一年來,各地積極"筑巢引鳳"和"引鳳筑巢",使工業集聚區既發揮了招商引資主陣地的作用,也成為增長最快、特色最明顯的經濟板塊。 城區工業園一二期工程的土地目前已被新落戶企業和標準廠房項目全部占滿。三期工程將按照七通一平的高標準,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同步實施亮化、美化、綠化工程。要引鳳,先筑巢,今年以來,城區工業園已先后投入3300萬元,實施了11個基礎設施項目,并規劃建設了總投資4000萬元的標準廠房,使園區招引項目的硬件優勢凸現。區內已經引進了21個項目,總投資10.8億元,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16個。 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殷捷從事了七年的招商引資工作,他感覺今年的招商效果最好。他說:“國內、國外資金大量向長三角地區集聚。更主要的是有了園區這樣一個載體。園區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一套班子優質的服務,對客商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這一點從我們園區重大項目的紛紛落戶可以得到驗證! 為迅速打造優質平臺,在激烈的招商競爭中搶得先機,今年全市鄉鎮工業區已累計投入1.52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姚王等鄉鎮則積極引鳳筑巢,引進客商投資標準廠房建設。王振云是一名在蔣華投資多年的浙江商人,今年他又在蔣華工業集聚區投資2500萬元上馬了一個新項目。 江蘇巨星不銹鋼管公司副總經理王振云說:“我們是2001年到蔣華來投資的這一次是為了擴大規模,就把這個新項目放到蔣華工業園區來投資,因為這里有一個好處,是他們的水、電、路都配套好了,而且鎮政府會給我們處理好關系,辦好各個方面的手續。明年下一步還會再準備新項目在這里投資! 目前,鄉鎮工業集聚區進區企業已達440家,累計項目投入達30.5億元。其中今年新進區企業83家,已投入10.5億元。 為突出主導產業,張揚園區個性,大生鎮以已進區企業為基礎,對園區按產業進行了板塊分割,著力培植園區產業特色。 大生鎮副鎮長成國祥說:“我們主要是圍繞了以濟川為首的醫藥產業和以10多家電子企業為主的電子板塊。這樣呢,有利于企業間的資源共享,也有利于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而黃橋鎮則結合傳統產業,開辟了紡織服裝、機電高科和豬副產品三個特色區。溪橋鎮則形成了東部樂器產業區和西部二氧化碳開發區的發展格局。鄉鎮工業集聚區在擔當招商主載體的同時,其本身發展的層次越來越高,對全市工業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據統計,目前鄉鎮工業集聚區利用外資6178萬美元,利用民資28.6億元,新建標準廠房60萬平方米,擁有科技型企業22家,市級以上名牌31個。1到10月份,鄉鎮工業園區實現銷售60.5億元、利稅6.8億元。七圩、大生、古溪等8個鄉鎮的集聚區工業占全鎮工業總量的7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