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不少鄉鎮成功培育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這些特色工業在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促進全民創業、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擴大泰興知名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泰興市聲源樂器廠經理翁六章來說,今年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與省委書記李源潮的一次親密接觸。前不久,省委書記李源潮視察泰興時,來到聲源樂器廠,詳細詢問他的生產生活情況。 泰興市聲源樂器廠經理翁六章說,李源潮書記來到我們廠里,直接詢問我的情況,我說我買了300多平方的房子,近期還準備把小車子買一下。李源潮書記對我們溪橋提琴的發展狀況比較滿意,鼓勵我們。 翁六章原先是某提琴廠的一名工作人員,四年前自立門戶,創辦了聲源樂器廠。四年下來,翁六章的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廠里還吸納20多名工人就業。職工王玉華原來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四年前來到廠里,現在家里蓋起了樓房。 特色工業往往是一個區域的支柱產業,這是不少鄉鎮黨政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共同的感受。在劉陳鎮,有上千人從事裝卸車生產、運輸、銷售等方面的工作。在黃橋鎮,有8000人在從事牛仔布生產、運輸、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劉陳鎮分管工業負責人說,裝卸車是我們的特色產業,也是我鎮的支柱產業,吸納了2000多個富余勞動力,產值也占全鎮經濟總量的1/2。 特色工業還成為各鄉鎮樹立對外形象、提高自身知名度的一張王牌。在剛剛開通的《泰興網》上,全市24個鄉鎮都把本地的特色工業作為一張名片設置在顯目的位置。泰興、姚王兩鎮的減速機、黃橋的牛仔布、溪橋的提琴、古溪的電機、劉陳的裝卸車、曲霞的面粉、胡莊的醫療器械、蔣華的化妝品、大生的醫藥化工,不少鄉鎮因特色工業產品而聞名。 市經貿委副主任張鵬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努力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大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發展鄉鎮特色工業,目前鄉鎮工業已經占全市全部工業比重的70%以上。 鄉鎮特色工業之所以會效益明顯,就是因為特色鮮明。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開放程度的提高,我市各鄉鎮的特色工業也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挑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