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推婚俗新風 齊傳文明理念
為凝聚部門合力深化移風易俗,以法治力量助推文明婚嫁理念落地,近日,河失民政服務站聯合河失派出所共同舉辦婚俗改革專題講座,轄區內有婚嫁計劃的青年、家長及紅白理事會成員等30余人到場參與。 講座現場,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率先以"破陋習、樹新風"為切入點,結合本地實際解讀婚俗改革政策,通過"高價彩禮拖垮家庭""大操大辦引發矛盾"等鮮活案例,直觀剖析陳規陋習對家庭幸福與鄉村治理的負面影響 。同時分享了轄區內"零彩禮成婚""集體婚禮簡辦"的正面事例,用身邊人身邊事傳遞"重感情輕物質"的婚戀觀。 河失派出所民警則聚焦婚俗中的法律紅線展開宣講,重點解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禁止包辦婚姻""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等規定 。針對群眾關注的"彩禮能強制要求嗎""低俗婚鬧要擔責嗎"等問題,結合全國范圍內因惡俗婚鬧引發的治安案件、因彩禮糾紛導致的民事糾紛等典型案例 ,明確指出低俗婚鬧可能涉嫌尋釁滋事、高價彩禮背后的法律風險,厘清婚俗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邊界。 互動問答環節氣氛熱烈,群眾就"彩禮返還的具體情形""婚鬧致人受傷如何維權"等問題踴躍提問,民政干部與民警分工協作、逐一解答,將政策解讀與法治宣傳有機結合。現場還發放了《婚事新辦倡議書》,倡導集體婚禮、手寫婚書、簡約婚宴等文明形式,推動"婚事簡辦不減愛"的理念深入人心 。 "以前以為婚鬧是熱鬧,聽完民警講案例才知道可能違法;民政同志說的簡辦例子,也讓我們明白幸福不靠排場。"參與居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眾人心聲。河失民政服務站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與派出所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通過入戶走訪、微信群普法、鄉村大喇叭宣傳等方式持續發力,讓文明婚俗在法治護航下真正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