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文旅市場動能澎湃,流動中國畫卷壯麗》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發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國內旅游市場呈現增長態勢。1至9月,國內居民出游總人次達49.98億,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7.61億,同比增長18.0%。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游37.89億人次,增長15.9%;農村居民國內出游12.09億人次,增速達25.0%,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國內居民出游總花費4.85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出游花費同比分別增長9.3%和24.0%。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不僅反映了文旅消費的澎湃動能,更勾勒出“活力中國”的生動圖景。 城鄉共振拓展“流動”空間,全域旅游激發市場新潛能。旅游市場的全面升溫,得益于城鄉二元動力的協同發力。一方面,城鎮居民作為旅游市場的基本盤,保持穩定增長,其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持續推動產品創新與服務升級;另一方面,農村居民以高達25.0%的出游人次增速和24.0%的花費增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標志著旅游消費正在向更廣闊的空間延伸。這種城鄉共振的格局,打破了傳統旅游市場的邊界,使得旅游活動從核心城市、熱門景區向縣域、鄉村乃至更廣泛的“下沉市場”深度滲透。特色古鎮、美麗鄉村、生態民宿日益成為吸引游客的新興目的地,全域旅游模式正加速形成,為中國內需市場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 消費升級賦能“流動”價值,多元業態深化產業融合。前三季度超4.85萬億元的旅游花費,不僅是量的增長,更是質的飛躍,凸顯了消費升級的鮮明趨勢。旅游產業已超越傳統的觀光模式,與文化體驗、體育健身、科技研學、康養休閑等業態深度融合。“非遺+旅游”、“美食+旅游”、“賽事+旅游”等新場景、新項目層出不窮,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品質化需求。農村居民旅游花費的快速增長,尤其反映出旅游消費群體的擴大和消費能力的提升。旅游不再是簡單的“看山看水”,而是演變為一種綜合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消費,其拉動上下游產業、促進就業、傳承文化的綜合效益日益凸顯,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政策引導優化“流動”環境,服務提升筑牢發展根基。旅游市場的繁榮,離不開持續優化的政策環境和不斷完善的服務體系。各地積極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加大優質產品供給,改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接待服務水平。智慧旅游平臺的普及、景區預約制度的完善、交通接駁的便利化以及消費環境的優化,共同為居民出游提供了有力保障,增強了出游意愿和滿意度。特別是農村地區旅游接待能力的增強和旅游產品的豐富,有效吸引了本地居民就近旅游,也承接了來自城市的消費溢出,形成了良性的城鄉旅游互動循環。這一系列舉措,為旅游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生態,筑牢了行業長遠發展的根基。 奔騰的旅游人潮,涌動的消費熱情,共同匯成一幅生機勃勃的國民生活畫卷。前三季度國內旅游市場的數據,是觀察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的重要窗口。持續升溫的旅游熱潮,不僅彰顯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內需潛力,更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這股蓬勃發展的文旅力量,正為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