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民政服務站:”開學第一課“ 普法護航,讓法治種子在青春心中扎根
金秋送爽,學子歸校。嶄新的學期從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啟航。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卻也需要明確的規則指引方向;成長是逐夢的旅程,更離不開法治的陽光守護。9月1日,由張橋鎮民政服務站主辦、張橋鎮中心小學承辦的“開學第一課,青春楊帆法治護航”普法活動在張橋鎮中心小學溫情開展。活動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為核心,通過知識講解、情景互動等豐富形式,為小學生們搭建學習法律知識的平臺,讓法治意識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為新學期筑牢安全成長屏障。助力學生以法治為帆,開啟新學期安全、有序的校園生活。 課堂講解,讓法律知識“活”起來 “同學們,遇到校園欺凌該怎么辦?網絡上的陌生鏈接能隨便點擊嗎?”在法治知識課堂上,張橋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手持精心制作的 PPT,以校園常見的欺凌、網絡安全、財產保護等場景為切入點,生動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重點條款。她沒有照搬法律條文,而是結合真實案例,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分析“什么是違法行為”“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讓法律知識變得具象易懂。期間,司法工作人員還不時拋出問題與學生互動,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在問答中加深對法律知識的理解,法治意識的種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情景演繹,沉浸式感受法律邊界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掌握法律應用方法,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組織開展法治情景小劇場活動。學生們分組扮演“被索要財物的同學”“遇到不良信息的網民”等角色,還原校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相關場景。在表演過程中,孩子們認真投入,不僅體會到不同情境下的應對難點,更在角色扮演中思考“正確做法”。表演結束后,工作人員逐一對每個情景進行點評,補充講解合法應對方式,比如“遇到索要財物時要及時向老師或家長求助”“看到不良信息要立即關閉并舉報”,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明確法律邊界,掌握自我保護技能。 此次“開學第一課,青春楊帆法治護航”普法活動,是張橋鎮民政服務站守護未成年人成長的重要實踐。未來,民政服務站將繼續圍繞未成年人法治需求,策劃更多接地氣、有溫度的普法活動,讓法治精神融入學生成長日常,助力孩子們在法治的護航下明辨是非、堅守底線,成長為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時代好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