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泰興:推動“蔬菜全產業鏈”建設 引領鄉村振興新潮流
日前,走進江蘇省泰興市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蔬菜全產業鏈”建設調研小組正在對園內農業智能化設備開展專題調研走訪,只見智能大棚里的傳感器實時監測著溫濕度,水肥一體化設備精準供給養分。作為江蘇省2025年農村綜合改革試驗第二類項目的實施地,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聚焦“蔬菜全產業鏈”建設,用綠色轉型、數字賦能的思路,讓小小的蔬菜串聯起富民強村的大文章。
如今,園內智能化設備覆蓋率僅達到30%,通過實施“蔬菜全產業鏈”綜合改革試驗,計劃將覆蓋率提升至85%。“前期調研工作已基本完成,種植戶們普遍認可和接受。”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黨支部書記、黃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濤說。
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緊扣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主線,大力實施“特、優”戰略,推進綠色蔬菜種植區標準化生產。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和專業大戶等“生力軍”,推動形成“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種植戶”市場化運作機制。同時聯合各類合作組織,對接種植業主,引導企業發展訂單農業,與農戶形成相對穩定的購銷關系。園區所在村雙橋村聯合周邊村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配套服務等方式實現增收,同步注冊勞務公司,組建勞務用工隊,每年可吸納進園務工人數1200人。“園區為我們業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推廣優質高產的作物,比如西瓜、甜瓜等,平均每畝產量提高了10%左右,還引進了專家團隊,為我們提供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技術指導,定期開展培訓,提升業主的技術水平,在病蟲害防治上提高到85%以上。”春榮家庭農場業主王榮春說。
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計劃從2025年到2027年分步投資建設,總投資1050萬元。8月起,園區將依托黃橋農業綜合開發公司陸續啟動項目建設,計劃實施56000平方米智能溫室大棚內部改造提升,增設越冬保溫設施,加裝吊秧系統,完善微霧降溫通風設施,增設電動噴霧器,引進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實現作物生長環境的精準調控。另外,還計劃實施冷鏈項目,建設冷庫1000立方米,構建從采收、預冷到倉儲的完整冷鏈體系;建設尾菜處理中心400平方米,圍繞蔬菜產業鏈末端資源化利用,配套建設除臭系統和污水處理設施。“到2027年,試驗區域初步建成特色農產品綠色高效生產示范區、數字技術賦能產業振興標桿區、全產業鏈延鏈增值樣板區。通過實施蔬菜全產業鏈建設項目等,進一步提升產業增值效應與共富效應,帶動農民創業就業1000人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萬元以上,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穩定在120萬元以上。”黃橋鎮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蘇丹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