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小葡萄撐起大產業 雨期管護彰顯 “現代農業” 力量
2025-08-04
作者:朱競 程鵬 瀏覽次數:
大中小
當前正值地產葡萄大量上市的時節,近期頻繁的降雨雖給葡萄生長帶來了一定挑戰,但泰興市果農憑借科學管理手段“控量提質”,成功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日前,在延令街道蔡巷村的飛峰家庭農場里,果農們冒著雨搶摘成熟的巨峰葡萄。農場負責人奚忠蘭向記者表示,連續的降雨導致部分果實出現了開裂的情況。“造成了影響,影響就是裂果子。必須要到田里面一串一串地找,把裂的果子剪掉,避免它在里面滋生細菌、招來蟲子,一旦被傳染感染,整個一串葡萄就沒用了。”奚忠蘭說道。
盡管面臨降雨的影響,但通過精細化的管護,該果園不僅穩住了產量,還因采用有機種植模式,有力保證了果品質量。枝條粉碎發酵還田、生態防蟲等技術的運用,讓葡萄香氣更濃郁、囗感更清甜。市民黃女士就是這里的常客,她坦言:“我經常到他們家買水果,因為很新鮮,小孩子吃著放心。” 在曲霞鎮印達村的徐記葡萄園,擁有15年種植經驗的徐占平正忙著用水泵排水。他告訴記者,雨后4小時內必須排干積水,否則根系缺氧會引發黃葉、落果。通過補施鉀肥和微量元素,徐占平將葡萄的糖度穩定在18度以上,預計減產幅度能控制在5%以內。“雨水比較多,我們主要就是排水,把水排掉不淹到葡萄,影響就不會太大。要是淹了時間長了可就不行了。現在我們保證葡萄品質和糖度不會下降,還會繼續施肥。”徐占平介紹道。
從2006年的零星試種到如今的規模化種植,泰興市的葡萄種植產業已走過了近20年的歷程。如今,小小的葡萄正串起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標準化避雨栽培、智慧水肥系統、訂單農業等模式的應用,讓“泰興葡萄”成為了長三角市場上的“甜蜜招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