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彩“童”行話清明 共繪紙鳶護花開 ——張橋鎮民政服務站開展清明節主題融合活動
春日漸暖,風拂柳新。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張橋鎮民政服務站以“‘益’彩‘童’行 共護花開”兒童關愛品牌為紐帶,走進張橋鎮中心幼兒園、鎮西村兒童關愛之家,開展“追思·傳承·成長”清明節主題融合活動。通過“文化浸潤+藝術創想”雙軌并行,為孩子們播撒傳統文化與生命教育的種子。 尋根溯源話清明 活動伊始,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通過PPT帶領孩子們穿越歷史長廊:從“割股奉君”的介子推傳說,到“植樹踏青”的節氣習俗,生動演繹清明節的“文武雙全”——既是慎終追遠的肅穆時刻,亦是萬物萌動的自然節氣。孩子們專注的眼神中,流淌著對先人的敬仰與對生命的敬畏。 詩詞詠誦傳古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稚嫩童聲在鎮西村兒童關愛之家的教室回蕩,孩子們在古詩中體會杜牧筆下的清明意境。誦讀古詩,孩子們在經典文化中述說自己的感悟,用語言描繪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巧繪紙鳶寄心語 最期待的當屬風箏彩繪環節,孩子們化身“風箏小匠”。與傳統素面風箏不同,民政服務站特別定制了四種“夢想底色”:雄鷹展翅象征凌云壯志,錦鯉擺尾寓意年年有余,彩蝶翩躚記錄成長蛻變,蘑菇屋則承載著童話幻想。工作人員將傳統文化與創新精神巧妙融合,每只風箏都成為獨特的成長印記。孩子們在輪廓內大膽填色,7歲的小軒為金魚點綴:“這是我的‘中國錦鯉’風箏,要帶全家游長江!” 品牌賦能護成長 此次活動是“‘益’彩‘童’行 共護花開”品牌矩陣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未來將持續聯動社會資源,打造“政府主導+專業支撐+社會參與”的兒童關愛生態圈,讓每朵花都在溫暖中綻放。 活動尾聲,孩子們牽著風箏奔向操場。五彩斑斕的紙鳶乘著春風越飛越高,正如“‘益’彩‘童’行 共護花開”品牌托舉的童真夢想,在傳統文化與現代關愛的滋養下,向著更廣闊的天空翱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