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打造公共文化“升級版” 把“小幸福”送到家門口
2月10日上午,在泰興市蘇利大劇院內,“鴻運開泰 興潮澎湃”群眾文化大聯歡的彩排正在有序進行。泰興市歌劇團團長何志堅介紹,整場演出以“新”“潮”為關鍵詞,通過跨界融合與創新,打造“新戲曲”“新民歌”等創新形式,圍繞“泰美了”“泰棒了”“泰潮了”“泰期待了”四個主題,全方位展現泰興的獨特魅力。
蘇利大劇院是2024年泰興市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由原泰興電影院改造而成。泰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在確定該項目為民生實事后,積極爭取中央彩票公益金1000萬元,全力推進改造工程。“2025年,泰興市將創新蘇利大劇院的市場化運營模式,精心編排和引進優秀劇目、節目,確保‘年有盛會、季有大戲、月有好劇’,讓廣大市民充滿期待、收獲滿滿。”何志堅表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的重要部署。泰興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勇擔新的文化使命,持續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動文旅融合、成果共享,著力營造屬于泰興人的“小幸福”。
為進一步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2024年,泰興市深化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組織免費開放公益培訓284場、“泰興花鼓”和“智馭書香”校園行65場。在大布局與小落點的協調推進下,成功打造了琴韻社區文化客廳、鳳棲小鎮客廳等兩處省級“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延令戲苑、文化館等兩個“泰有戲”示范小劇場,印橋、米巷等6個特色文化品牌社區。此外,還成功舉辦了國際音樂演奏日活動,1次國家級示范“村晚”、4次省級示范“村晚”,“遇見泰興”美育活動60場、小劇場演出103場,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精品文化的滋養。
2024年,泰興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項目化方式推動文藝生產,創作了一批貼近基層生活、反映社會發展、提振奮進精神的精品力作,不僅斬獲諸多獎項,更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口碑。大型原創話劇《郵差》在泰州保利大劇院上演,全省全網直播,并入選江蘇省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精品原創話劇《星火頌》完成全市17個鄉鎮(街道)的巡演,“追求真理、敢為人先”的革命故事和精神廣為傳揚。歌舞《不老的木偶》、小品《田間的莫扎特》、舞蹈《諜戰玫瑰》順利進入第十六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終評,小品《輪椅情深》《相親》《楠楠回家》等入選泰州新創文藝優秀作品。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2024年,泰興市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活動420場,舉辦了“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專場文藝演出、“禮贊祖國 幸福泰興”美術書法作品邀請展,組織了50余次紅色閱讀分享、微劇大賽等活動,全面打響了“星火傳遞 講演唱走 多維賦能紅色文化品牌”的紅色標識,推動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的創造性表達與創新性展現,為共建“強富美高”新泰興厚積精神偉力。新的一年,泰興市將繼續發揮獨立支部紀念館、文化博覽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的陣地教育功能,深化館校合作、館社共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校園、進社區,助力紅色基因、紅色血脈永續傳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