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滿滿,讓鄉村旅游非同以往
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省休閑農業游客接待量超3970萬人次,休閑農業綜合收入64.1億元,同比增長12.2%,實現蛇年“開門紅”。這一份出色的“成績單”不僅刷新了歷史記錄,更反映出鄉村旅游發展的新氣象。從過去簡單的農家樂到如今多元化的休閑體驗,從單一的自然景觀到“多彩”的文化內涵,江蘇休閑農業的轉型升級,繪就出一幅“新”意滿滿、非同以往的鄉村旅游新畫卷。 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旅游向新而動。創新表達載體,是江蘇休閑農業吸引游客的重要法寶。從無錫田園東方,AR技術讓游客通過手機就能看到農作物生長過程的虛擬展示,到泰州興化,無人機航拍與VR體驗館讓游客感受不一樣的視覺沖擊,再到泰興黃橋古鎮,數字化展示黃橋燒餅制作技藝、傳統戲曲演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科技手段多樣化應用,打破了傳統農業觀光的局限,實現不同維度、不同時空場景的“虛”“實”結合。通過科技與文化的融合,讓鄉村旅游從簡單的觀光活動,蛻變成為凝練有各地特有的文化“內核”的沉浸式文化體驗之旅。 理念革新,催生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市民休閑理念的轉變,是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民游客愈發追求更有深度、更具內涵的游玩體驗。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回到鄉村度過春節的現象背后,體現出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之外,人們渴望尋找一片寧靜的天地,體驗農耕文化,感受鄉村魅力,追求精神上的“年飽”。精神層面的追求為鄉村旅游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要求其必須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倒逼鄉村旅游向更高要求、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配套服務升級,打造鄉村旅游溫新體驗。江蘇休閑農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公共服務體系的日趨完善。春節期間,各地景區增設臨時停車場、增加移動廁所、增開免費接駁車,看似細微的服務舉措,卻能讓市民游客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春節期間,無錫在春晚會場的加持下,設置了50處“春晚市集”,匯聚了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民宿表演等,滿足了市民游客們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服務創新背后是對游客需求的精準把握,通過大數據分析、預判游客服務需求,提前部署服務資源,精準高效提供公共服務,踐行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市民游客對景區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江蘇休閑農業的春節盛況,展現了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圖景。從科技賦能到理念革新,從創新載體到服務升級,每一個環節都是“新”意的體現。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鄉村旅游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光明的發展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