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泰興:種業創新,讓農民掌握豐收“金鑰匙”
近日,泰興市新街鎮的蘿卜進入了采收季,一個個胖乎乎、圓滾滾的蘿卜破土而出,等待采收。 新街鎮種植蘿卜已有10多年時間蘿卜常年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為加快開發利用種質資源、培育優良品種,在市委市政府的牽頭協調下,2021年,泰興市蘿卜科技小院掛牌成立。泰興市蘿卜科技小院致力于蘿卜地方品種提純復壯、優異新種質創制、優良雜交新品種培育。科技小院與泰興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泰興市農技推廣中心合作,通過召開品種觀摩會與根莖類蔬菜科技產業發展論壇等方式,示范推廣自主培育的“南春白”“南熱白”“南翠玉”系列新優蘿卜品種6個,并積極推廣蘿卜優良品種配套輕簡化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實現了產量與品質協同提升。 種優則糧豐,種子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糧食的產量與品質。近年來,泰興市通過抓好良種繁育,精選良種開展種子實驗,嚴把種子的質量關,從源頭上筑牢豐產豐收基礎。 記者在江蘇利泰種業有限公司實驗室看到,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國家《種子檢驗規程》操作,將不同品種、不同地塊的小麥種子均勻“播種”在濕潤的沙床上,按批次對種子進行發芽實驗,并模擬種子生長環境,控制好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準確記錄每個品種的發芽率、凈度、水分和純度,力求獲得最標準的實驗數據,為公司制定和下達播種量提供科學、可靠依據。 “現在我手上的是鎮麥18,它的發芽率基本達到90分以上,長勢都非常好。” 江蘇利泰種業有限公司實驗室技術員李想邊做實驗邊向記者介紹他的實驗成果。 眼下,蘇中、蘇南地區的種植業主和客商紛紛向利泰種業發來種子訂單。種子芽率是評定種子優劣、安排種子播量的重要參考依據。這批發芽實驗的鎮麥18,一套兩份,實驗得出的數據要與收貨方達到高度一致,才能確保種子符合種植標準。 “普通種子,芽率雖然達標,但理論產量最高能達1000斤的,在實際耕作中,往往只有八九百斤的收成。”江蘇利泰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利介紹,檢測種子的質量,芽率是重要一關,以確保到老百姓手中,出芽率達到85%以上的國標,小麥種子出芽率在95%左右。 利泰種業除了嚴格出芽實驗、提高篩選標準,還與鎮江農科所、揚中育紅種業公司深入合作,采取定種量、定深度、全程高標準作業“委托代制”高品質種子,用良法種出良種,獨家占有香血稻515和武粳2433新品種,今年種子市場銷售數量達4600多萬斤。 除積極開展良種繁育和推廣,利泰種業還將最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民手中的“金鑰匙”。利泰種業全面實行訂單農業,注冊“利泰祥潤”商標,與江蘇高科種業、金色農業、大華種業等公司深入合作,在黃橋鎮鞠垛村、印家院村、朱何村等地流轉土地7600多畝,主要種植鎮麥系列、武粳系列等優良稻麥品種,成立企業農業科技示范小組,為糧食作物種子的生產、加工、倉儲、研發等提供有力保證。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今年,泰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大力引育適宜本地種植的新型品種,引進江玉877、蘇玉29、通豆7號、淮豆13、泰花8號、泰花10號等玉米、大豆、鮮食毛豆、花生等小雜糧種質資源,通過育種、制種、推廣,推進全市種業高質量發展。 泰興市花生種植歷史悠久,品質上乘,“泰興甜花生”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近兩年,泰興市農科所立足本地花生特有種質資源優勢,采用高新技術孵育,不斷豐富“泰興花生”種質資源,成功推廣了泰花7號、8號、9號等新品種。目前,最新培育出的泰花11號是系列單產最高品種,泰花13號則填補了泰興市“黑花生”品種的選育空白。 攥緊農業“芯片”,繪就泰興“豐”景。得益于種業創新發展,泰興大地從南到北,廣袤田野正釋放著巨大的發展生產潛力,高質量沃田里傳來的陣陣歡笑,是最好的見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