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積極投身于生態河道治理工程,旨在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域環境目標。日前,羌溪河南段整治工程和焦土港整治工程(沿江大道-胡曲線)均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標志著該市在水利建設和生態保護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羌溪河南段整治現場,工人們正忙碌于河道的排水、清淤和筑堤工作。此次整治針對河道淤積、岸坡坍塌及水土流失等問題,計劃整治疏浚河道8.4公里,并新建護岸長達15公里。工程完工后,該河道的排澇標準將顯著提升,能夠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有效保護周邊44.27萬人口和4.94萬畝耕地。同時,焦土港整治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該工程集河床整治、河岸綠化和水質凈化設施建設于一體,被列為省水利廳中小河流治理重點項目。整治河道總長14.12公里,總投資高達9092萬元,其中省級以上投資占據了3637萬元。通過綜合整治,焦土港的排澇能力將提升至應對20年一遇的洪水標準。
泰興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境內水網密布,擁有干河14條,總長393公里,以及中溝441條,總長1200公里。為了持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泰興市將水利工程建設作為生態河道治理的重要抓手。今年,全市計劃投資2.23億元,大力推進包括羌溪河整治工程、西姜黃河-季黃河整治工程在內的14項農村水利工程項目。此外,還計劃建設農村生態河道11條(段),總長21.46公里,力爭將全市生態河道覆蓋率提升至56%以上,并新建維修農橋50座以上。
生態河道治理不僅關乎防洪排澇等基本功能,更在于構建健康、穩定的水生態系統。泰興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將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修復緊密結合,以期實現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的雙重效益。 通過這些舉措,泰興市正努力打造一個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的城市,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同時也為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