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提高文明素養,張橋鎮民政服務站開展特色品牌“‘益’彩‘童’行 共護花開”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幫助青少年度過一個快樂、文明、充實的假期。 主題教育,“理”入童心。“小朋友們,今天是8月1日,誰能告訴我今年是建黨多少周年嗎?”在張橋鎮匡莊村內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傳承八一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教育活動,青年宣講員吳思琦通過一幅幅歷史圖片、一段段珍貴視頻,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奮斗史。張橋鎮民政服務站還邀請退伍軍人朱中華為同學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跡,講述了在那個年代,志愿軍戰士們英勇無畏的精神。孩子們聚精會神,眼里閃爍著敬仰和好奇的光芒。“今天聽了朱爺爺的故事,我了解到了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苦,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張一馨小朋友表示。 文明在心,與禮“童”行。“小朋友們,你們快速判斷出哪張圖片上的行為是正確的嗎?”“我知道!我知道!”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大學生志愿者印珂凡采用提問的方式,先讓小朋友自己尋找問題,再結合日常生活中公共場所的基本行為規范進行詳細講解。志愿者還邀請小朋友一起模擬在乘坐公交、參觀博物館等日常場景中,正確的禮儀行為。這一場別開生面的禮儀情景劇,這一場別開生面的禮儀情景劇,不僅加深了小朋友們對傳統禮儀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明禮儀的種子。 筆墨潤心,翰墨書香。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書法文化,豐富青少年的業余文化生活,張橋鎮民政服務站組織開展“墨香四溢,點亮傳承”主題志愿服務活動。“要想寫一個好的毛筆字,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如何握筆,這是基礎中的基礎。”校外輔導站劉正綱老師耐心地向孩子們講解著書法的基本要領,“起筆要輕,落筆要重,收筆要穩。”他一邊示范,一邊傳授書法“三字訣”。在他的悉心指導下,青少年們從橫、豎、點、撇、捺、豎鉤、橫折等基礎筆畫開始臨摹,從一橫一撇中感受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我愛上了這墨汁的味道,喜歡上了書寫的感覺,我要勤加練習,希望有一天能在春節時,親手寫下對聯!”劉佳棟小朋友手握毛筆,眼神專注地臨摹著字帖上的字跡,興奮地說道。 “下一步,張橋鎮將持續開展‘七彩夏日’暑期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內容與形式,為青少年打造一個充滿色彩、活力與夢想的假期。”張橋鎮黨委副書記葉永江表示。 |



